艺术专题 Essential
全部
中国绘画
中国书法
西方绘画
美学解读
共 408 条记录

格子狂魔——皮特·蒙德里安主题展
皮特·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以其笔直的线条、纯粹的色彩与严谨的几何构图,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红、黄、蓝——这三种最基础、最原始的色彩,在蒙德里安的手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意义,它们不仅是色彩的象征,更是情感的表达,是艺术家对生活本质的探索与追求。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展览、音乐、舞蹈、戏剧,甚至是服装秀、家具设计领略这位艺术家在当代的魅力。蒙德里安通过不同时期的艺术探索,作品一次次的刷新了当时世
2024-11-27
诗意的浪漫——日落•黄昏主题展
“日落•黄昏”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自然景象,无论是在大海、乡村、森林,还是在繁忙的都市,日落总能带来一刻的宁静与治愈。 诗经中有“日出杲杲,日落杳杳”之句。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杲”字经常用于描绘日出或春日的明朗景色,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颂扬。而“杳”的使用则反映了对深邃、神秘或遥远事物的思考,象征着探索和哲理。落日融金,时空将成为迢迢星野,我们眼前的“日落•黄昏”是一场艺术展,橙的色彩成为创作的主基调,浪漫而愉悦,温馨而幸福。
2024-11-21
入画江南——江南文化艺术展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诗句生动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展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美景,同时传达出对这片土地浓厚的乡愁与眷恋。 提起“江南”我们会想到什么?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的建筑,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枝头呢喃的燕子…… 江南,美不胜收,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赏、抒怀。这里的水乡风情、烟雨蒙蒙,给人宁静、恬淡之感,让人不禁沉浸在这片美好的土地上。自古以来,江南便是我国的经济、文化重镇,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本次展览遴选艺术作品34件(套),分为江南文士、江南胜景、江
2024-07-05
诗意的栖居——黄公望书画艺术展
黄公望(1269-1354),江苏常熟人,字子久,号大痴,为元四家之首。他出身低微,但是奋发上进,博涉经史,又多才多艺,工书法、诗词,善散曲,通音韵。年轻时在江浙行省中担任办理文书的书吏,中年受引荐入京任职,但因案受牵累入狱,出狱后放弃功名之念,回到家乡,以道士为业,并开始山水画创作。其间经常往来于苏州、杭州、 松江、富春等地,将游历所见,化为胸中丘壑,创作出如《富春山居图》等经典之作。 本次展览遴选29件艺术作品,通过“富春山居”“书画珍迹”“万古流芳”三大模块展示黄公望的艺术成就以及其对后
2024-02-19
国庆 | 当国家宝藏遇见绝美中国色
何谓“五色”? “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周礼·考工记》 作为一个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家,中国传统色彩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五色观。中国传统的“五色观” ,结合“阴阳五行说”,从自然中生发。《周礼》中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何谓“五色”?即青、赤、黄、白、黑。 古人将青、赤、黄、白、黑五种自然物质色彩视为色之本源,并主观性地将其和组成世间万物最为基本的元素“金、木、水、火、土”一一对应起来,认为青象征木、赤象征
2024-01-22
古今元旦大不同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古时候的“元旦”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并不同。古时候的“元旦”是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由于正月的计算方法不同,历朝历代元旦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夏时期的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商时期的殷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周时期的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冬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春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在中国历史上,“正月一日”有许多称谓,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
2024-01-19
玉堂富贵——中国吉祥文化艺术展
“玉堂富贵”中的“玉堂”原指汉代皇宫的玉堂院,后引申为翰林院,亦指嫔妃所居之处或神仙居处。在古代,学子只有进入翰林院才有资格入仕为相,从而步步高升,实现财富与地位的提升。这是古代的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出将入相便可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中国传统的花木文化中也同样有玉堂富贵的象征,玉兰花单指“玉”,海棠花单指“堂”,牡丹花单指“富贵”,三种花木放在一起便代表“玉堂富贵。 本次展览遴选艺术作品二十余件,通过“玉堂富贵”“寓意吉祥”“锦衣美器”三大模块,邀您共同领略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之美,祝福您在
2024-01-19
朕心甚悦——石渠宝笈名作珍赏
清乾隆、嘉庆时期,内府书画收藏臻于鼎盛,在此背景下,著录藏品的《石渠宝笈》和《秘殿珠林》初、续、三编应运而生。《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由31位大臣奉敕编纂的皇家书画著录,著录了内府非宗教类书画藏品。而《秘殿珠林》则收录内府的佛教与道教题材书画作品。两书分工明确,共收录清内府所藏书画精品万余件,为后世欣赏、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次展览分为三大模块,绘画篇:山河入梦、书法篇:落纸烟云、宗教艺术篇:法相庄严,通过32件书画作品,带观者领略皇家藏品的无限魅力,感受中国古老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2024-01-08
秋菊有佳色——菊花主题文化艺术展
菊花作为四君子之一,有梅之经霜傲骨,有兰之芳香高洁,亦有竹之忠心坚贞。它是文人书画作品、生活用品以及文房用品等中的常客,也是诗人时常吟咏的对象。 最早吟咏菊花的诗人是屈原,他在作品中三次提到菊花,率先将菊花与美好的德行相联系。东晋陶渊明爱菊成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甚至被后世尊为人工培育菊花的鼻祖。 菊花因其开花晚、花期长、迎寒傲霜的特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长寿的象征,被赋予君子的品格。古往今来,人们食菊、咏菊、画菊、养菊、赏菊,乐此不疲。本期展览Artlib世
2023-12-03
西班牙艺术巡礼 | 像孩子一样画画——胡安·米罗艺术展
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3)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他身份多样,既是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又是版画家。米罗是与毕加索、达利齐名的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 在逾6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画风尽管经历了从野兽派、现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的变迁,然而就主题与作品内涵而言,他一直致力于将艺术与生活相联系,以纯真的情感融入创作,建立出一个童真梦幻的世界,那里充满太阳、月亮、星星、小鸟、女人、精灵等各种奇妙的形状和符号。画面中的圆点、线条、象征性符号都是他独特的语言,他以涂鸦的形式
2023-11-29
丹青吟咏——赏析名画,品读唐诗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中国绘画的发展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观和中国的整个文明史是分不开的。尤其与中国的思想史、文学、书法、音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诗画关系也一直是历代文人不断探讨的话题之一。魏晋之后,山水诗的勃兴,使得诗和画脉络相通,互相吸收。苏轼在《书都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鲜明地提出“诗画同源”的论断,“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用短短的十个字就确定了诗画的关系,从而将诗画关系真正用理论来概括。天工和清新的重点似乎都在于其自然、去雕饰的状态,无论
2023-09-11
春风入怀——梅花主题文化艺术展
“四君子”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而梅花位列四君子之首。梅花是由冬入春时开放的花卉,其欣赏与赋咏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诗经》之中,自古以来便受到了无数文人士大夫的钟爱。在立春节气之后,“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特推出此期梅花主题文化艺术展,通过诗、书、画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梅花的文化与艺术,同时也借此迎接春天,让观者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一洗冬日的阴霾。本次展览共分为三大模块:“寒梅——傲雪寒梅
2023-08-07
千年宋韵——宋词与宋画的绝美邂逅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而极盛于宋。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跨越千年,当宋词遇上宋画,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2023-08-01
山水有清音——“泉”文化艺术展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魏晋 左思 《招隐二首·其一》 “招隐”出于汉代淮南王的门客们写下的《招隐士》一文中,意为召唤隐士离开山林,入仕为官。而左思的《招隐二首·其一》却与之相反,他想招寻隐士,与之同隐。左思给出了现实因素之外的隐逸理由——山水有清音。官僚贵族宴饮作乐时欣赏的丝竹音乐,无论如何都无法与泉水漱石的泠泠之声、风吹阳林的曼妙节律相提并论。 数百年后,清音之美,依然令人神往。一幅幅《听泉图》《观泉图》将“清音”变成了可赏的图景。“泉”可观、可品、可听,自古以来有山林、泉水之处是文
2023-08-01
目光——看名画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之窗,在艺术作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传统,是被尊为画圣的顾恺之立下范式的。《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此处的“阿堵”就是“眼睛”,画像想要传神离不开眼睛。西方艺术作品中也是同样,即使是同样的动作,画家一旦赋予眼睛不同的表现,便会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 本次展览通过喜悦、愤怒、哀伤、恐惧、平静五大模块,选取31幅经典作品来展示人在不同情绪下眼睛的变化,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画家创
2023-07-21
不朽的传承——名画里的中华文明史
中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璀璨的文明。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查阅史料典籍、欣赏古老画卷,在脑海中重构历史。名画就像画家的眼睛,我们通过一幅幅画作,重回画家生活的时代,了解中华文明史的发展脉络,见证历史兴衰,时代变迁。 名画虽小,却可使我们思接千载。我们会惊讶于《伏羲女娲图》中的繁衍密码;领略《清明上河图》里宋代繁华的市井生活;跟随《麒麟图》来追寻郑和下西洋的踪迹…… 本次展览共分为四大模块:中华文明的早期辉煌、古代中国的黄金时代、绚烂多姿的民族政权、封建王朝的集权时代。通过32件艺术作品,带
2023-07-21
瞬间与永恒——荷兰黄金时代画家维米尔
2022年10月31日是维米尔诞辰390周年的日子,值此诞辰之际,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特推出维米尔画展,借此来回顾维米尔的一生。
2023-06-21
八仙过海——中国八仙题材作品展
“八仙”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当之无愧的“天团”组合,但成员名单却经历了历代变化。 汉代八仙、唐代八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一诗中,将李白、贺知章等嗜酒多才的名士,誉为“八仙”,歌咏文人隽永风采,及超凡脱俗的个性)、宋元八仙,直到明代吴元泰撰《东游记》,才将“八仙”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也就是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个全明星阵容。 本次展览通过三大模块:八仙过海、八仙祝寿、暗八仙,遴选25件(套)艺术作品,来展现不同图式中八仙的含义。
2022-12-12
石头记——中国赏石文化艺术展
历代赏石家对于赏石的审美,是出于对山的情感。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皆是山、丘或者土中所产的雅石,为人所常见,因此成为历朝历代重要的文人赏玩之石。 儒家“比德”思想浓厚,赋予外物以人格美,将自然万物与人的品德联系在一起,而石头因其自然特性被人类赋予了坚贞、仁智、礼让、恭俭、谨慎的品德,观石而可自省、可自证,于是石头开始进入诗人、画家的创作视野中,继而被赋予更细腻、更深刻的象征意义。本次展览遴选作品30余件(套),通
2022-08-16
潇洒绿衣长——芭蕉题材作品展
“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异秀延瞩,厥实惟甘,味之无足。” 这是东晋卞承之在《甘蕉赞》中对于芭蕉的形、质、姿、味的形象描绘。芭蕉,又名甘蕉、绿天、扇仙、甘露树等,是常绿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性喜温暖,耐寒性弱。它原产中国南部,在长江以南地区广为种植,日本及东南亚亦有栽培。芭蕉在中国的诗词、绘画、瓷器、玉器、漆器和木雕中无处不在。然而在学界,与芭蕉有关的专著、论文、展览却十分匮乏。基于此种原因,小编选择了体现芭蕉几种不同图像特征的代表性文物,共分为夏季芭蕉、雪映芭蕉、文士书蕉三大模块,以期丰
2022-07-18
稀奇古怪——扬州八怪书画艺术展
“扬州八怪”是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期活跃于扬州,画风奇特的一个画家群体的称谓。“八怪”并非只有八人,而是一个十余人的画家群体,公认的有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另外列入“八怪”的画家还有华喦、高凤翰、边寿民、闵贞、陈撰等,故后世也称其为“扬州画派”。 虽称为“怪”,实则为新。他们的书画,取法于传统文人画写意的范式,又根据他们不同的审美、性格给予创造和变化,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令人过目难忘。在艺术表现上,善用水墨写意技法,强调写神,并赋予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注重诗书画的
2022-07-03
晚明文人生活美学中的“闲趣”
《长物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记载清玩之物“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而《长物志》中“长物”这两个字,从读音到意思也充满了纠葛。 对此有学者做过专门的研究:“长物”有两个读音,一个读作cháng wù,意思是“好的东西”,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土地庙》:“市无长物,惟花厂鸽市差为可观。” 另一个读作zhàng wù,意为“多余的东西”,《长物志》中的“长物”读此音。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的一个故事:王恭从会稽回来,邻居见他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2022-06-18
江山千里望无垠——中国历代青绿山水画
“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 政和三年(1113年)前,一位十七、八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经皇帝宋徽宗的传授指点,不逾半年便创作了一幅经典之作,它就是《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唯一一件传世的作品。时至今日,仍被视作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此作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中国的锦绣山河,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而900多年后,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书画专场以40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3.70495亿港元成交,创下该艺术家作品国内外拍卖的历史新高。这是一场跨越古今的艺术对话
2022-06-18
江山多胜游——江南西道探秘之旅
江西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山川秀丽,俊采星驰。秦汉以降,代有才俊,群星璀璨,文教兴盛,名士辈出。 她有着历史绵长的人文景观: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昏侯墓,“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她有着众多知名的自然景观:庐山、武夷山、浔阳江、鄱阳湖;她有着享誉中外的书画大家,钟绍京、董源、黄庭坚、八大山人、傅抱石等。
2022-05-06
自然之音——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
二十四节气,蕴涵了从远古开始就存在于中国文明中的自然时间属性。这是中国人对于自然宇宙观察与体悟的结果,是人与自然和谐互动中对生命节律的深刻洞察,对农业生产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也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
2022-05-05
人面桃花——仕女与花卉题材作品展
《诗经》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古人用鲜艳的桃花,比喻娇媚的新娘。 自然界的花朵, 最早与女子产生关联。 古往今来, 花之美丽常被用来形容女性美貌: 艳若桃李、芙蓉出水、花容月貌,如花似玉…… 或象征女性品质:兰心蕙性。 花卉也因其美丽而供养神佛, 或表达对佛法之赞叹与欢喜: 天女散花、天花乱坠。 进而被赋予吉祥寓意: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蟾宫折桂,杏园探花, 群仙祝寿,松菊延年, 玉堂富贵
2022-02-28
千里之思——中国历代送别图的演变与新意
知友离别的情绪不仅促生了“送别诗”,也带动了“送别图”的创作,它们共同成为亲朋好友离别情感的记录。这种诉诸文字、图像的形式,最能寄托人们的思念,于是便成为这种场合最恰当,最有意义的赠别礼物。 在南宋时,送别图开始有了固有的模式,而为后世画家所沿袭。然而,有趣的是明代中期之后,画家开始寻求突破,探寻一种新式的送别图。
2022-02-07
不朽的经典——包豪斯艺术与设计展
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虽然包豪斯学校只存在了
2022-02-07
水光云影——“潇湘八景”山水画的前世今生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所谓潇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潇”字作形容词,意思为“水清深貌”,“潇湘”即是“清澈而深邃的湘水”。另一种解释,“潇”字指“潇水”,“潇湘”即“潇水”和“湘水”的合称,“潇水”和“湘水”汇流于湖南省永州市,在中唐以后,“潇湘”逐渐取代“三湘”成为湖南的代名词。正是在“潇湘”的语义范围内日益固定之际,描绘湖南的“潇湘图”成熟发展。
2022-02-05
有情化自然——丰子恺漫画作品展
丰子恺,原名丰润 ,又名仁、仍, 号子觊,后改为子恺,堂号缘缘堂,笔名“TK” ,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美术音乐教育理论家,也是20世纪中国艺坛上不可缺席的重量级人物、 中国现代装帧史上重要的设计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 “中国现代漫画鼻祖”。
2022-02-05
一抹乡愁——库尔贝笔下的埃特尔塔海岸
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 年)出生于法国东部汝拉省(Jura)的奥尔南(Ornans),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运动最杰出的大师之一。他对法国这处偏远乡村的喜爱持续了一生,他致力于只画他能看到的东西,拒绝学术传统和视觉艺术家的浪漫主义,库尔贝拒绝了他那个时代现有的政治和艺术机构,而是选择对他周围的世界进行真实而不理想的描绘。
2021-09-27
筚路蓝缕·开辟未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文献展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内容极为丰富的历史。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
2021-04-25
欧洲现代主义艺术与机器的相遇,从一次大战开始说起
环顾生活周遭会发现机器无处不在,我们早已习惯又期待机器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艺术与机械的关系是艺术史研究关注的面向之一,罗伯特.赫尔伯特(Robert L. Herbert)在〈机器的来临:欧洲现代主义艺术,1910-1925〉中由现代艺术开始说起。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人们对于机械的态度始终存有分歧,艺术家们亦是如此。赫尔伯特聚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此时现代主义艺术广泛地关注现代机械、科学和工业主题。
2021-03-22
【文化漫谈】大宋元宵联欢晚会有多热闹?
今天是元宵佳节,遥想宋时,元宵可谓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热闹的节日。放灯期间,皇城的宣德门广场上早早就用竹木、彩帛搭建成巨大的灯山,入夜,灯山万灯齐亮。宣德楼下搭好大露台,诸色艺人就在露台上表演文娱节目。元夕二鼓时分,皇帝会驾临宣德门,登上宣德门城楼,观赏「元宵联欢晚会」,「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君主与万民同乐。
2021-03-01
【创作下的女性专题】蛾眉耸参天,丰颊满光华:唐代的女性图像
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印象,多离不开男尊女卑的不平等认知。在这个结构底下的女性图像,或是附庸于男性的存在,或是成为服膺男性主导的道德规范表率。早期中国的人物图画,多半带有教化意义,比如大英博物馆所藏传为顾恺之所绘的《女史箴图》,或是北京故宫所藏的《列女仁智图》,都是根据道德劝诫的文本,再加以衍生画成图画。如三国时期何晏所写的《景福殿赋》写道:“图象古昔,以当箴规;椒房之列,是准是仪。观虞姬之容止,知治国之佞臣。见姜后之解珮,寤前世之所遵。”女性成为行为表率或反面教材(孽嬖)的范本,而女性自身
2021-01-11
海报文化崛起的「美好年代」
21世纪的海报注重于资讯传播与活动宣传,逐渐出现商业大于文化、文字大于图像的趋势,并且面临了被快速流通的网路媒体取而代之的危机。但其实海报并不是一直处于媒体产业中的弱势族群地位,反观19世纪末「美好年代(1871-1914)」的法国巴黎,剧院和咖啡厅林立,娱乐平民化地蓬勃发展,当地的演员、名人便与商业艺术家合作设计海报,大量印刷并张贴于热闹的街道上,成功塑造出自身的偶像形象。1880年至1900年间,巴黎的城市奇观(spectacle)包含了当时的表演、名人、休闲等视觉文化。 19世纪巴黎艺术界
2020-12-24
热门专题
  • 【文化漫谈】大宋元宵联欢晚会有多热闹?
    5992
  • 凝视与矛盾——19世纪“东方主义”绘画中权力结构的变化
    5990
  • 艺术史上从来没有如此“糜烂”的一张床
    5938
  • 金陵八家:心怀桃源之志的世外高人
    5921
  • 中国山水中的仙境与草堂: 心灵绿洲,想像的山水
    5919
  • 传统与现代之交:印象派
    5866